
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化,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,我們黨已經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,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體制機制正在一體推進。一方面,基于信訪等傳統渠道的立案案件存量正在加速消化,另一方面,新增案件因持續高壓震懾會逐年遞減。因此,日常監督檢查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指出:“年輕干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,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。”“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,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。”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聚焦在“干事創業”上,體現了“政治意識”的首要地位,作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年輕干部,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具體工作實踐,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,必須要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:
要正確處理政治監督和日常監督的關系。紀委作為政治機關,必然要將政治屬性放在首位,這就要求我們正確把握政治監督的政治性、方向性和日常監督的基礎性、長期性,在政治監督中貫通使用日常監督方式方法,在日常監督中善于從政治上發現、分析和解決問題,確保兩者緊密聯系、相互貫通。特別是基層年輕紀檢干部,要把握好基本的原則和方法,緊扣重大政治任務開展日常監督,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指示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到哪里,我們的監督檢查就側重、跟進和延伸到哪里,提高以政治監督統領日常監督能力,強化日常監督的政治效果。
要正確處理審查調查和日常監督的關系。日常監督檢查業務和審查調查工作雖然已經分設,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剝離的,而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、相輔相成、相互促進的關系。比如案件辦理過程中可能會引申出一個系統、一個類型的專項的監督檢查,如統計造假、冒名頂替入學等專項監督檢查;再比如在日常監督檢查過程中,會發現一些違紀問題線索,從而由日常檢查轉為初核立案。因此,必須要克服慣性思維,在充分發揮辦案支持保障作用的同時,更加重視日常監督工作,辦案、監督協同聯動,將對少數人的審查調查轉變成對全體黨員干部日常監督的全覆蓋,形成強大震懾。
要正確處理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關系。下級紀委既受上級紀委領導又受同級黨委領導,在工作中要想做好日常監督工作,就必須處理好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關系。既不能用紀委的監督責任代替黨委的主體責任,越俎代庖;也不能以黨委的主體責任包攬紀委的監督責任,失職失責。一方面,紀檢監察機關要通過列清單、勤匯報等方式,督促、提醒、協助黨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,糾正主體責任意識不強、角色不突出以及行為不規范等問題,同時配合黨委完成對核心工作的日常監督和問責問效工作,為黨委提供監督力量。另一方面,同級黨委要全力支持紀委開展工作、履職盡責,糾正紀委監督檢查不到位等問題,為紀委提供保障力量。
要正確處理四種形態和三個效果的關系。少數年輕紀檢監察干部唯考核數據和指標論英雄,運用“四種形態”不精準,日常監督檢查只重視完成數據指標,忽視了日常監督檢查對于被檢查對象的整改促進、黨性喚醒等作用,影響了法紀效果、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。因此,在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中,必須精確合理運用“四種形態”,綜合衡量并運用通報批評產生的舉一反三、對照反省作用;提醒談話產生的防微杜漸、促進整改作用;立案審查產生的高壓懲治、警示教育作用;下發紀律檢察建議書產生的指導工作、推動糾錯作用等。需要逐一研判,精準運用,確保實現“三個效果”最大化目標。